學雷鋒日,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張黎明再次來到濱海新區祥羽孤獨癥康復中心。2013年以來,他一直堅持定期來這里看望孤獨癥孩子們,為他們提供志愿服務。
還是身著那套標志性紅馬甲和電力搶修工人的工服,張黎明已經沒有了當初面對這些孩子們的小心翼翼。孩子們看到張黎明也不再有剛開始的茫然失措,他們已經對這位大叔叔十分熟悉。
放好水果、玩具等慰問品,服務隊隊員們各自忙活開了。張黎明走到孩子們身邊,與他們一起跳舞、活動、做游戲,很快康復中心里歡樂的氣氛被點燃,隨著富有韻律的音樂,教室里其樂融融,一片歡聲笑語。
“一開始感覺與這些孩子們溝通確實很難。但是接觸時間長了,孩子們臉上就逐漸露出稚嫩害羞的笑容,我的心被觸動了,孩子們太需要接觸社會了,我們要為孩子們再多做一些。”張黎明深有感觸地說,今后服務隊還會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帶孩子們出去走走,讓他們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多陪陪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孤獨”。
“從小我就把雷鋒當做了一生的學習榜樣,翻看雷鋒的照片,我發現很多都是帶著微笑的。那陽光般的笑容,讓人感到溫暖、快樂。這種微笑正是助人為樂、為人解憂后的滿足。”張黎明說。
雷鋒精神就像一粒種子,在張黎明心中扎下了根。參加工作后,張黎明始終堅守在電力搶修的第一線,而群眾就成了他的志愿服務對象。他將個人聯系方式印在“敬老助殘便民服務卡”上,群眾有問題一個電話就能找到他。社區大爺家里漏電,他去;空巢老人燈泡壞了,他去;服務過的大娘心臟病犯了,他毅然施以援手……
一條風雨兼程路,走出萬家燈火情。“我從來沒覺得累,每做一件好事,都有一種幸福感涌上心頭。我會一直做下去。”張黎明已經把助人為樂變為使命、習慣和生活方式,雷鋒精神這粒種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沒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比如‘節能互助·照亮鄰里’計劃,我一個人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老舊小區黑樓道問題都解決,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 張黎明不僅以雷鋒的標準時刻要求自己,還想著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他要帶動更多的人一起走向志愿服務、奉獻愛心的路。
2007年,濱海公司籌備成立一支黨員服務隊,搭建與百姓的“連心橋”,這與張黎明的想法不謀而合。就這樣,以濱海公司急修班為基礎,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應運而生,并喊出了響亮的服務口號:“黎明出發·點亮萬家”。張黎明更是自愿放棄管理崗位,再次站在了服務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上。
服務隊成立10多年來,張黎明帶領他的隊員們始終堅持“你用電·我用心”,累計開展志愿服務近萬次。其中既有在危急之際救助突發心臟病大娘的感人事跡,又有自掏腰包為600多層老舊樓道安裝節能燈的暖心之舉。他和隊員們的手機號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社區敬老助殘服務卡、街道市民服務手冊等。他還主動發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創建微信平臺,與11個社區150多位老弱孤殘人士建立服務檔案,定期走訪慰問軍烈屬、殘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主動定期為社區排查線路隱患,成為社區百姓身邊的“電保姆”。他們用“黎明出發·點亮萬家”的服務承諾,把雷鋒精神不斷延續擴大,書寫了濃濃的百姓情懷。
在雷鋒精神豐碑的指引下,服務隊又有了新打算。今年,服務隊將創新開展‘黎明+’活動,持續推進黎明善小工程,以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為出發點,以落實‘放管服’要求為路徑,深入開展服務隊進企業、進社區等客戶上門服務,及時解決客戶訴求,深化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建設,提升“節能互助·照亮鄰里”項目影響力,以志愿服務模式為居民百姓解決生活用電上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擦亮“黎明出發·點亮萬家”品牌,切實架起黨和人民群眾的電力“連心橋”。